印媒:若非备战工作做太好3年前加勒万河谷印军早已动手

3年前震惊世界的加勒万河谷事件,是中印在21世纪以来,边境上发生过的最严重的冲突事件。根据印媒披露的信息来看,当时的印军集结了2个师、3个旅,177辆T-90S主战坦克、120辆BMP-2步战车,专门制定了“雪豹”军事行动,利用坦克群的火力压制和兵力优势,入侵中国领土,企图扩大其占领面积。也就是说,当时印度也做了一定的准备,有一定的扩大计划。

当时印军的资料认为,在西藏部署的88式主战坦克不足以对抗印军的T-90S主战坦克;其余重装合成旅,也会因为战备工作等原因而难以集结、快速反应。如果抢在重型主战坦克抵达前线之前,迅速发动军事行动、击退边防力量,并在占领后迅速修建永备/半永备工事,极有可能就让印军得了手。但最终印军没动手的直接原因,是99A主战坦克来得太快了,印度的T-90S型坦克并不能直接发挥作用。

早在冲突爆发前,西部战区就已经向西部边境部署了99A主战坦克、04A步战车,利用地形优势与印军正面对峙。一旦雪豹军事行动计划实施,就能够立即反制,毕竟有了99A坦克和04A步兵战车,印度的整体装备是处于下风的。但之所以说加勒万河谷事件让其军事行动破产,如果深扒一下原因,无非是的备战工作做的太好。

2019年10月22日,印度国防部大力支持印军在什约克河上的建桥行动。距加勒万河口30公里处,印军建造了一座长426米、宽4米的军用桥梁。既然印方坚持建桥,那么也就在加勒万河口处的山脊地带修建观察点、火力点、哨所、集结点,以及通往此处的战备通道,确保可以监视什约克河,并在2020年夏季结束工程。印军的军事行动在此时就已经流产,再无任何意义。

加勒万河谷事件发生后,边防哨所上出现的一系列改变,大家也都知道了:在极短时间里,迅速对其中部分边防哨所进行了改建,最新的191枪族、19式被服迅速普及边防部队,单兵装备有了很大的提升。尤其是在后勤补给方面,印军与已经有了天大的差距,哪怕在大雪封山的冬天,哨所里的战士们仍然可以在普及暖气的哨所建筑里,吃上自热火锅。对面的印军,却只能龟缩在工事里,穿着不知道从哪个国家进口的“洋垃圾”二手棉服啃饼干。

中国的“基建狂魔”称号不是白叫的。在加勒万河谷事件爆发后,在边境线上修建战备公路的基建工程也就启动,其中便包括在海拔超4000米的高原冻土地带修建多条战备公路,而有公路的尽头距离中印边境实控线米左右的距离。印军此前在中方一侧上修建哨所碉堡时,直接开着猛士装甲突击车前出制止,给了对面的印军一点小小的震撼。

在此之前,如果西南边境生变,恐怕只能依托山地步兵旅、快速反应旅的轻步兵,通过空运、高速公路、铁路等机动方式前出应对;其次再到后方中型合成旅集结、通过各种手段机动到西南边境;最后才到重型合成旅。如果不是率先作出决定、集结部队,就极有可能错失战机。无论如何,这都无法短时间内形成强而有力的反制,反而容易被早有预谋的印军压制。

在建造了大量的战备公路之后,再也不会面临着这样的问题:假设印军往边境方向增兵,经我方综合卫星、情报等判断其又有挑起事端的意图,短时间内,以重型合成旅为主的多个单位将会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;通过铁路机动,一昼夜即可机动上千公里;下了铁路之后再通过公路机动,分乘卡车、坦克板车一昼夜也能行进数百公里。即便没有坦克板车,不考虑摩托小时,那么重型旅的坦克、步战车、自行火炮等一系列车辆,也能够沿着战备公路短时间内集结到边防一线。

中印边境一侧,基本呈现出北高南低的态势,也就意味着印军具备着地形优势,其主战坦克、装甲车辆机动到中印边境相对简单。相反,的主战坦克从后方机动到一线时,需要翻越多座海拔动辄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,难度稍大。为了避免加勒万河谷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,或者说为了彻底扼死印度制定类似“雪豹”军事行动,企图玩军事冒险、利用装甲优势侵略强占中国领土的想法,在中印边境的备战工作是一刻也不能松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