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聚教青训第4期】你怎么连路都走不麻溜……从协调性练习开始做起吧!

中华民族到了,最危险的时候——虽然有些危言耸听,但是我们必须直面一个情况:

在我们校园教学过程中发现,有些学生简单的走路和跑步姿势都错的惨不忍睹,许多简单动作在示范了5遍之后仍然无法学会。

我们学生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文化课上和电子游戏上,每天锻炼的时间寥寥,可能上下楼的走路跑步就是大家最大的“锻炼”了。我们理所应当通过体育课、运动会等机会,为学生创造更多运动的机会。

现在学生们在运动上的硬条件已经相当成熟,不论是器材或者是学校场地场馆都可谓条件优越。可运动能力不是只靠硬件就能提升的,而需要软件配套。学生们现在面临的是正确的基础运动能力缺失,许多没能及时纠正的基础动作会影响学生的协调性,并且毫不夸张地说,这可能会影响其一生。

改掉错误动作,练习协调性没有捷径,只能养通过重复的练习,使学生形成条件反射,使他们习惯于正确动作。

这样我们就面临一个问题——枯燥乏味的单一性训练,学生根本不愿意。所以教练/老师必须通过学生更容易接受且投入的方式进行训练,这对教练设计教案能力是一大考验。

A组球员手持球从外角出发(如图),然后将球停在内圈的红色标志帽处,然后跑步穿越绳梯/快速跳跃过跨栏,然后将B组队友留下的球带回最近的外角,B组球员同理。A组与B组互相换位,C组与D组互相换位。

一开始可以采取无球状态练习,5分钟后进行有球练习。在有球状态下也可以采取循序渐进,先只用手→手脚并用。场地空间大小可根据学员年龄和足球水平调整。

带球球感、高频率触球、平衡感、协调性、触球部位、团队协作、视线观察、互相沟通。

一名学员手持球,跨/跳过跨栏,然后将球传给对面的学员;对面的学员需要同步做出跨/跳过跨栏的动作然后接住来球。

持球学员可以在传球之前选择不同的动作,单脚跳/双脚跳等。特别是传球方式可以多样化,左右手/左右脚/脚内外侧/高低球。场地空间大小可根据学员年龄和足球水平调整。

基础协调性的练习其实在各项运动中都是相通的,希望从事校园培训的教师能够从我们的教案中得到启发,多思考,设计出更多容易被学生接受的训练方法。